Close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and Password
Reset Password
If you've forgotten your password, you can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below. An email will then be sent with a link to set up a new password.
Cancel
Reset Link Sent
Password reset link sent to
Check your email and enter the confirmation code:
Don't see the email?
  • Resend Confirmation Link
  • Start Over
Close
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, please contact Customer Service


3208 69M
2 posts
10/2/2009 1:15 am
8.礼仪教育与社会规范行为的重要性


在和平社会里,人与人的相处是文明理性的.
怎样练就高超的交际能力,是值得从小重视的问题.
古人道: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既文章.
也强调了待人接物,言谈处事的重要性.
孩子从生下来开始,首先认识妈妈和亲人,然后走出家门,结交同学和朋友,成人以后,要面对社会所有的人.
人之初,对于认识的每个人,都动感情.好起来恨不得钻一个被窝,坏起来又要吵闹.不大讲礼仪的界线.
慢慢见得人多了,彼此之间要考虑利益的平衡了,感情的因素下降了,礼仪的界线明确起来.
再后来,在感情,礼仪以外,又增加了信用,威慑,阶级等利益的交换与较量,从而构成了社会活动.
忠,孝,义,礼,智,信.是古人规范出的所有道德规范.
那个时候,是要求每个人,自我约束,强制遵从.
可是现代社会,尤其是都市,日益用规范行为,来形成和维护社会活动.
上述比较抽象,我用如下的事例谈谈我的观点:
第一个事例,社会交际
在国外,有一个教导孩子的标语 "要主动与不相识的人说话"
教育的目的,是希望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社会礼仪,"待人有礼,不轻易诉诸感情",孩子和陌生人说话的机会多了,慢慢就学会了应酬和礼仪.由这样的教育形成的社会,划出了礼仪的空间,说话,办事,包括乘车走路,都尽量不妨碍别人.比较容易推行社会规范行为.
而在中国,恰好相反"不要与不相识的人说话"
教育的目的,是要孩子提防坏人.
孩子要到很大才敢与陌生人主动说话,不论是应酬能力还是彼此之间界线的把握,以及人与人的信任感,都是负面因素多.
由这样的教育形成的社会,认识程度的差别很大,社会规范行为也不易形成.
那么,按照中国的标准,外国应该有更高的受骗率."因为小女孩,主动去和陌生男人说话,当然很容易受骗啦".
可是,事实上受骗的事很少发生,小女孩虽然主动问候你了,可是你休想和她套近,她似乎很有经验.
相反倒是从中国出去的留学生,时常被人骗.
第二个事例,打电话,问路这种问答活动.
在国外的学校中,比较注意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.要求孩子先听后说.这样的教育结果,提高了社交的效率.
比如打电话,本来该她说了,可你中途一旦发话,她就不说了,听你说完,再继续说.结果等她说完,你才发现,自己是扛起半截就开跑,根本就误解了她前半句话的意思.可是她却没有一点怪罪你插话的意思.
真的没有怪罪吗?不是,如果你下次再打电话去问事,她一听又是你,立刻就把电话转给别人受理了.
如果这事发生在中国会如何,一定有人要生气.
所以先听后说,就是一个良好的社会规范行为.